20世纪90年代初,朱红等发表了冰核菌种冻干的研究。冰核细菌大量附生于植物表面,并在-2~-5℃以下具有很强的冰核作用,在人工降雨降雪、人工制冰和生物免疫学检测方法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朱红等人对冰核菌种的5种保存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其中IHM4菌株的实验结果列于表5-6。
表5-6数据表明,对于IHM4冰核菌种,考虑存活力和冰核活力两个因素,冷冻干燥保存与灭菌水保存效果相当。但冻干后更方便储运,而灭菌水保存更为经济。该项研究没有给出具体的冻干工艺参数。
为长期有效保存鼠疫菌种,使其不失原有的生物学特性,郑星铭等早在1997年就进行了鼠疫菌种的冻干研究,给出冻干工艺。活化的菌种接种于溶血赫氏琼脂斜面,28℃培养40h。将培养后的菌种研磨分散于1.5mL灭菌脱脂牛乳中,再分装在10支安甑中,每支约0.2mL、3~4mm高。为确保鼠疫菌种不被抽出,防止污染环境,每支安瓿的管口用灭菌脱脂棉松塞。将安瓿竖立在专用铝盒内,送入已经降温至-30℃的冻干箱内预冻。预冻1h后,继续降温2h后达-55℃。开启真空泵,升华干燥。干燥后加热升温至30℃,维持4~6h。工艺曲线见图5-4。菌种冻干后,放入带有吸湿剂的干燥罐内,抽真空后封口保存。郑星铭的研究报告中强调,冻结温度要低于牛乳的共晶点(-16℃)5~10℃,保证冻实。降温速率为10~15℃/h。第一干燥阶段除去90%以上的水分。第二干燥阶段除去结合水,温度相对要高,但不可高于30℃,以免影响制品的稳定性和活性。
麻疹病毒在液态下不稳定。多年的研究表明,麻疹病毒加入保护剂冻干后,稳定性明显改善。徐斌等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冻干工艺。首先用电阻法测定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共晶点温度为-26℃。设计的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见表5-7。
注:升华干燥E2过程,制品的温度始终控制在31℃以下。
实验研究中每次分装1800支、0.6mL/支麻疹减毒活疫苗进行冻干实验,然后对冻干制品进行水分、滴度、热稳定性检测,并计算干损率。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优化的麻疹减毒活疫苗冻干工艺参数列于表5-8。以优化的麻疹减毒活疫苗冻干工艺冻干的制品成型良好,干损率平均为1.36%,稳定性好,残余水分在1.62%~1.67%之间。优化的麻疹减毒活疫苗冻干工艺适合麻疹疫苗大规模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