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流体的扩散满足Fick定律,固相中的扩散也常常沿袭出流体扩散过程的处理方法。但分形多孔介质中非均匀孔隙的复杂性,若仍沿用传统方法描述,将与实际情况相差太大。
根据文献可知,若用ρ(r,t)表示扩散概率密度,在d维欧氏空间的一般扩散方程具有如下形式:
若用M(r,t)表示时刻t,在r + dr之间的球壳中的扩散概率,用N(r,t)表示总的径向概率,也表示单位时间流过的物质流量,即通量。则概率守恒的连续方程可写为:
在分形介质中:
根据Fick扩散定律,在d维欧氏空间中,物质流与概率流之间满足如下关系:
把式(2-100)中扩散系数D0用分形介质中的扩散系数代替!Ddf(r),空间维数d用分形维数代替,从而给出了分形介质中质量流量与概率密度之间类似的关系式:
把式(2-98)和式(2-100a)代人式(2-97)中,可得分形介质中的扩散方程:
比较式(2-97)和式(2-101),可以看出,分形介质中扩散方程和欧式空间扩散方程的区别在于,空间维数d用分形维数代替,扩散系数用分形多孔介质中的扩散系数,由于分形介质中的扩散系数不是常数,与扩散距离有关,扩散系数不能提到偏微分号外边。
把式(2-96)代人式(2-101)中,可得分形多孔介质中的扩散方程为:
2.2.3.5冻干模型的建立
模拟螺旋藻在如图2-23所示的小盘中的冻干过程,在建立热质耦合平衡方程时做了如下假设:
① 升华界面厚度被认为是无穷小;
② 假设只有水蒸气和惰性气体两种混合物流过已干层;
③ 在升华界面处,水蒸气的分压和冰相平衡;
④ 在已干层中气相和固相处于热平衡状态,且分形对传热的影响忽略不计;
⑤ 冻结区被认为是均质的,热导率、密度、比热容均为常数,溶解气体忽略不计;
⑥ 物料尺寸的变化忽略不计。
下面所建的数学模型是在1998年Sheehan 建立的二维轴对称模型基础上建立的,只是水蒸气和惰性气体的质量流量根据分形多孔介质中的扩散方程进行修改,在修改的过程中将扩散系数改为分形多孔介质中的扩散系数,考虑到若将欧式空间的维数改为分形维数,方程的求解太困难,因为螺旋藻已干层分形维数为df= 1.7222,比较接近2, 所以仍沿用欧式空间的维数2,没做修改。
(1)主干燥阶段数学模型
①传质方程。已干层分形多孔介质中的传质连续方程如下:
其中
②传热方程。主干燥阶段已干层中热质耦合的能量平衡方程,其中传质相与分形指数有关:
冻结层中能量平衡方程:
(2)升华界面的轨迹 升华界面的移动根据升华界面处的热质耦合能量平衡的条件确定, 能量平衡条件为:
其中
(3)二次干燥阶段数学模型 传热能量平衡和传质连续方程:
结合水的移除用方程(2-115)表示:
2.2.3.6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1)主干燥阶段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也就是方程(2-103)~方程(2-109)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①初始条件。当t=0时,
②边界条件。当t>0时:
a.已干层(I区)的温度:
q1为来自已干层顶部的热量
q3为来自瓶壁的热,通过下式确定:
b.冻结层(Ⅱ区)的温度:
q2为来自搁板的热量:
c.已干层中水蒸气和惰性气体的分压(I区):
(2)二次干燥阶段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也就是式(2-60)~式(2-63)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①初始条件。式(2-112)~式(2-115) 的初始条件是主干燥阶段结束时的条件,即t=tz=z(t,r)=L时表示移动界面消失时的条件,通常情况也代表二次阶段的开始。
②边界条件。当t≥tz=z(t,r)=L时,
q1为来自已干层顶部的热量:
q2为来自搁板的热量:
热流q3为来自瓶壁的热,通过下式确定:
已干层中水蒸气和性气体的分压: